close

紅毛城可說是淡水最耀眼的古蹟建築,以亮眼的朱紅色外牆為其特色,園區裡有荷西時代、清領時期以及日據時代的建物。1629年西班牙人侵略淡水,為鞏固其在北臺灣的殖民事業,遂在此建「聖多明哥城」為基地;但後來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,1644年荷蘭人來到台灣,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予以重建,並命名為「安東尼堡」,當時漢人稱呼荷蘭人為「紅毛」,因此「紅毛城」之名也沿用至今。1724年,當時的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王汧開始整修紅毛城,增闢了四座外圍城門。同治六年(1867)英國與清朝訂立「紅毛城永久租約」,乃大肆整修,並在東側建「英國領事館」,做為官邸。領事館的紅色拱廊、綠瓶欄杆,與紅毛城相互輝映,增色不少。1972年,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係後,紅毛城的領事館功能停止運作,並在其後依序由澳洲與美國代為管理。一直到1980年,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。

DSC_6715

1984年底,舊台北縣政府開放紅毛城古蹟區供民眾參觀,包括了城堡式的主堡、洋樓式的前英國領事官邸及清治時期所建造的南門等,紅毛城主堡前方還置有四尊嘉慶18年製成的古砲,是由英國人搬運至此做裝飾用。紅毛城為西式紅磚堡壘,採外石內磚的砌法,外牆厚1.9公尺,主樓牆高約9公尺,樓頂旗杆高約12公尺,建築同時兼具軍事防守、領事辦公及地牢等不同的功能,英國領事住宅(西元1891年建),則為兩層式洋樓,是典型殖民地建築,建材大部分取自台灣,牆壁為清水紅磚,屋頂是閩南紅瓦。

 

DSC_6790IMAG1700

由此俯視淡水河口,形勢險要,在加上觀音山景的自然風光,尤其「戍台夕照」素為淡水八景之一,在此欣賞落日的餘暉,真是一大享受!紅毛城一座屹立將近400年的堡壘,集古蹟與勝景於一處之人文歷史古蹟,也在此處向世人分享它的故事篇章。

DSC_672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竣 왕유준 的頭像
    竣 왕유준

    竣 왕유준的部落格

    竣 왕유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