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觀完東湧燈塔後,回程的路上,趁著尚有餘日的光線,我順遊路上的「烈女義坑」景點,當你在路上看到一座矮仿古城牆,刻有「義膽干雲天,忠烈傳千古」等大字,旁邊有條步道往下伸入海灣就是「烈女義坑」了。義坑位在東引本島東側、天王澳的後方,由高達百餘公尺近乎垂直的的天然海崖及海蝕洞所構成,崖壁巍峨壯麗,氣勢懾人,地形非常險峻。而該處的由來是相傳清末年間,閩海一帶島嶼時有海盜盤據,民不聊生,一日,海盜劫掠東引,島上一漁民遭海盜殺害,漁民之妻逃至此一海蝕崖,後無退路,海盜欲強擄奸淫,漁民之妻頑抗不從,縱身躍下投崖殉節,後人感念其貞烈,因此將此處取名為「烈女義坑」。我沿著欄杆步道至觀景台駐足眺望此處壯闊美景,望著離海百餘公尺的峭壁高度,突出岩壁的石塊宛若垂直般矗立,崖景奇偉,心想若真有此事,那真的為那位女子的勇氣大感佩服。
參訪完「烈女義坑」,太陽已下山,夜幕下垂,馬祖的環島道路幾乎沒有路燈,我們在月色下騎乘著機車,眼前漆黑一片只有車燈照在路面上,吹著海風,也感受離島的靜謐氛圍。
返回村落用晚餐後,今天的行程算是告了一個段落,離島的晚上沒有什麼娛樂,住宿的我們在一樓交誼廳歡唱卡拉OK,我在空檔走出戶外時,這裡很奢侈,大海就在眼前,你依稀可以聽到海浪聲,遠方漁火點點,而月光像打翻的牛奶,就直接灑落在海面上。
夢幻的奇岩「鱷魚島」像一尾巨大的鱷魚在月下靜伏休眠著,此刻覺得心裡很平靜與安寧,沒有都市的喧囂紛擾、燈紅酒綠及熙來攘往的人群,只有大海、月色跟身處的大自然,我想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匆忙地奔波著,追逐著名利、財富,卻常常忽略了身邊的美好。或許,我們應該放慢腳步,靜下心來,感受大自然的饋贈,只留下心中最純粹的自己,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。
隔天一早,我們就回到中柱港要搭船返回南竿島,雖然有些景點尚未探索有點可惜,不過因為行程規劃的關係,也只能留待下次了。2個小時左右的船航後,我們下船到了南竿島,頭頂一樣是熱情的太陽在招呼我們,我們租了機車後,就前往今天的第一個景點—媽祖宗教文化園區。
南竿公路的景色
宗教文化園區落成於2013年10月13日啟用,其中一大賣點就是矗立在馬祖天后宮的右側山頭—1尊世界最高的媽祖巨神像,當時從提案到興建花費就超過10年,並在2009年10月建成,媽祖巨神像本體高度為28.8公尺加上避雷針,總高度為29.6公尺,呼應馬祖四鄉五島總面積29.6平方公里,坐落在馬祖村新街「門前山」一個以船為設計理念的觀景平台上,而觀景平台是朝向媽祖故鄉的方向,很有寓意。如從遠處向媽祖巨神像看過去,瞭望海景的媽祖就好像乘著一艘船在海上航行,結合視覺意向與傳統理念,也頗有庇佑著當地居民的深意。
在往山上的途中,我們順遊山腰的「覓境」蒙古包露營區,此處露營區大有來頭,許多名人都來參訪過,露營區內數十個大小不一的白色蒙古包就坐落在海邊山坡平台之上,每個帳棚還特別選用顏色不一樣的內襯,充滿新奇。蒙古包的視野極佳,都面向海且彼此不會遮蔽,空間規劃佳,每個蒙古包都有自己的桌椅用餐區,如果天氣好的時候,可以從此處觀賞海面上的日落,會是一幅絕美的景色,下次有機會的話,我決定嘗試來這裡住一次。
續往上騎後,我們終於到了媽祖巨神像的處所,近看更凸顯它的雄偉巨大,法相慈悲,照顧著來參訪的人,站在神像前,心靈不自覺地平靜下來,彷彿感受到媽祖的庇佑。神像是由365塊花崗岩為主結構雕琢而成,象徵著「365日、日日平安」,我想這尊神像不僅是藝術品,更是當地居民信仰的象徵。它凝聚了人們的心。而巨神像兩邊有千里眼跟順風耳的雕像守衛,周邊則陳列由十二幅雕塑組成,述說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,如果從船型的觀景平臺往外望去,視野極佳,一覽無遺的天際線,遼闊無阻礙的視野,海天一色,讓人心裡整個開闊了起來。
觀景平臺下方,有樓梯可以往下,如果一直往下走,是可以通到山腳下,連接朝聖步道通往岸邊的馬港天后宮,我們體驗走了一段後,就拐彎順遊位於媽祖巨神像腳下的祈福坑道,坑道原本是作為軍事戰備用途的,後來隨著園區建造時,被工人發現已經荒漠的坑道而改為祈福坑道,供一般民眾遊覽。特別的是,入口處用媽祖遶境時使用的神轎作為門面,在進入坑道同時也像是在做鑽轎底祈福體驗的習俗,非常有趣,又充滿創意,值得體驗看看。祈福坑道沒有很長,全長約數百公尺,牆面明亮用燈光掛串照明,另外牆面與地板更妝點馬祖各種特色名產,可說是把坑道改造的非常成功!我想來馬祖感受「媽祖在馬祖」的歷史文化及宗教體驗,讓身心靈、五官得到清淨洗禮的感覺,媽祖宗教文化園區是值得推薦的一個景點!